是誰中斷了香港工運的自主之路?──重讀楊光場刊的歷史盲點
- glocalhongkonglibr
- 4月18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一份悼念場刊,能否還原歷史真貌?翻閱《永遠懷念您──光叔》這本紀念楊光的刊物,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對一位工運領袖的追思,更是一段經過選擇性敘述的歷史剪影。場刊將楊光塑造成連結群眾與權力的橋樑,卻對1967年那場深刻改變香港工運命運的暴動,以及他在其中的領導角色,刻意避而不談。
1967年5月,作為工聯會理事長的楊光出任「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」(簡稱「鬥委會」)主任,並在成立典禮上號召「來一次強而有力的反擊」。此後,鬥委會不斷升級示威行動,最終轉化為長達數月的炸彈襲擊浪潮——在各區放置超過八千枚爆炸品與假炸彈,其中超過一千枚為真炸彈,造成多名警員與市民死傷。最駭人聽聞的是,播音員林彬因公開批評左派暴行而被人潑汽油活活燒死,而左派報章翌日甚至以「敗類受重傷」為題加以譴責與冷嘲。雖然事後未有證據證明楊光直接下令,但他作為鬥委會最高名義領導人,難辭其咎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