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
《大陸邊緣的徒然掙扎:冷戰時代滯港及流亡海外的第三勢力滄桑錄》讀後/柴宇瀚
繼上次介紹陳正茂的作品-《異議的聲音-民國在野期刊雜誌述評》,推介《自由人》三日刊後,今次介紹另一本陳正茂的作品,都非常適合「香港與民國名人」的題目,就是《大陸邊緣的徒然掙扎:冷戰時代滯港及流亡海外的第三勢力滄桑錄》(下稱《第三勢力滄桑錄》)。...
9月6日


從《海角天涯十八年》細讀香港難民史/柴宇瀚
筆者繼上次推介《憂患餘生之自述》後,這次都要推介一本重要著作,呼應「國際香港圖書典藏館」每月主題:「香港與民國名人」,回顧「香港難民史」的歷程,這本著作就是易君左《海角天涯十八年》。書名的「十八年」,就是指易君左居住香港「十八年」(1949-1967)的經歷,而「海角天涯」...
8月30日


從「九七的兒女」環保袋細說大型研究計劃/柴宇瀚
如果我們沒有聽過「九七的兒女」這項研究大計,或許還以為這是一項有關「九七政權移交」的活動。其實,這是一個1997年展開的大型研究計劃,由香港大學醫學院(現稱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」)公共衛生學院,與衛生署組成研究小組,展開一項長達數十年的醫學研究。...
8月26日


雷嘯岑《憂患餘生之自述》兩大研究重點/柴宇瀚
過去半個月,筆者從「國際香港圖書典藏館」的書籍中,跟各位介紹不少與香港相關的民國人物,今日跟各位介紹一位學界鮮有提及的人物,他為我們寫下不少民國的往事,更為我們提供重要的資料,他就是雷嘯岑,其中著作《憂患餘生之自述》,為我們寫下香港研究的兩大重點。...
8月23日


細讀《名人居港舊事錄》:從杜月笙和魯迅說起/柴宇瀚
筆者曾經跟各位讀者介紹《與香港結緣的民國名人》,指出杜月笙在八年抗戰時,曾經居住在柯士甸道,居住地與蔡元培居住的九龍王國(King’s Building)相距不遠,這些鮮為人知的事件,值得我們再三回味,所以今日向各位讀者介紹另一本著作-蔡華榕《名人居港舊事錄》,其中一個部份...
8月19日


紙車票與電氣化火車/柴宇瀚
上星期向各位讀者介紹一張九廣鐵路的特惠車票,今個星期同樣介紹一張九廣鐵路的車票,不同之處是:這是一張舊版紙車票,藉此向各位憶述香港有關電氣化火車的往事。 1980年代時,我們尚未使用「八達通」,所以乘搭電氣化火車時,很多時候都會先購買單程票。圖中正是一張九廣鐵路的成人單程票...
8月16日


憶述《與香港結緣的民國名人》往事/柴宇瀚
一些希望研究香港與民國關係的朋友,偶然會問及筆者一個問題:「有甚麼入門著作研究香港與民國之間的關係?」筆者在「國際香港圖書典藏館」中,看到一本從未看過的書,可說是入門著作之一-《與香港結緣的民國名人》。 《與香港結緣的民國名人》儼如一本人物傳記,內容豐富,寫下不少民國名人的...
8月12日


細說《國民黨之香港百年史略》/柴宇瀚
回顧香港與民國名人的歷史,很多讀者都會想到孫中山。可是,除了孫中山之外,其實香港還有很多民國名人的足跡,所以筆者在這篇文章中,探討孫中山家人和民國名人在香港的足跡。孫中山創辦興中會、同盟會,以至後來的國民黨,已經超過一百年歷史,我們都稱之為「百年老店」。而蕭國健與謝永昌合著...
8月2日


《香港華人名人墓銘集》與民國名人往事/柴宇瀚
之前跟各位讀者介紹「壹玖肆伍.國際香港圖書典藏館」的藏書-丁新豹《香江有幸埋忠骨》,講述不少民國名人在香港留下的足跡,今日介紹另一本與墳場研究有關的著作-《香港華人名人墓銘集》,細看更多香港與民國名人的往事。 《香港華人名人墓銘集》的作者鄧家宙博士,累積多年墳場研究的經驗,...
7月28日
bottom of page